新闻公告
  • 新闻公告

医药筹-赛贝欣生患者援助项目 项目公示

医药筹-“赛贝欣生”患者援助项目

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医药筹-“赛贝欣生”患者援助项目

 

二、项目内容

       1、项目背景

       肾癌约占人类恶性肿瘤的3%,位居发达国家恶性肿瘤前十位,全世界新发肾癌病例约271000例,居恶性肿瘤第13位,因肾癌死亡人数达116000例。我国肾癌发病率同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高发年龄为50~70岁。全国男性肾癌发病率从1988年的2.68例/10万人升到2002年的4.17例10万人,女性由1.58例/10万人升到2.46 例/10万人。20%~30%的肾癌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20%患者术后随访出现复发或转移。转移性肾癌预后很差,已成为世界范围肿瘤卫生健康的重大问题。晚期肾癌患者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痛苦,如不及时接受诊疗和用药将会极大影响患者后续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但由于部分患者往往不在医保体系中的情况,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庭面临“病无所医”“医无所药”“药无所保”的困境。基于此衢州市衢江区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发起:医药筹-“赛贝欣生”患者援助项目,由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提供募捐支持,旨在帮助符合项目条件的患者免费提供药品援助,同时强化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援助方案:

       救助2+2(循环):经医生确诊符合用药条件,自行使用2盒的培唑帕尼片的患者,为减轻患者经济压力,经项目办审核通过后,项目办将为其提供2盒培唑帕尼片慈善药品的救助,可申请至项目结束或符合终止援助条件。

 

三、预期目标

       项目预计为全国1250位领域患者提供15000盒左右培唑帕尼片援助药品,旨在帮助患者获得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经济压力。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可进一步提高基金会在医疗救助领域的公益性和影响力,切实履行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的帮扶职责,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四、资金/药品来源及使用

       资金来源: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项目支持资金

       药品来源: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项目援助药品培唑帕尼片数量以实际发生为准,如有调整,以实际接收为准)

       资金使用:用于项目统筹、运营及执行。

       药品使用:用于符合“医药筹-“赛贝欣生”患者援助项目”援助条件的患者。

 

五、具体运作方式

       1、项目周期

       2025年5月— 2026年5月(以实际药品发放完毕为准)

       2、实施范围

       援助范围:全国

       援助对象:

       1、经医生确诊符合用药条件患者,患者年龄≥18岁;

       2、符合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困难患者;

       3、执行流程

       (1)接受捐赠: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负责接收爱心企业对于本项目的援助;

       (2)实施方案执行:项目公示,与项目药房、项目医生、物流方约定合作事项,并签署合作协议;

       (3)系统搭建;

       (4)患者向医药筹-“赛贝欣生”患者援助项目项目办提交申请;

       (5)药品从生产企业总库,发送至物流方总库,由物流方按照药品储藏条件发送到各慈善药房;

       (6)项目办对患者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批与反馈;

       (7)项目办为已审核通过的患者进行药品调配至项目药店;

       (8)对于已审核通过的患者发放援助药品。

       4、实施安排

项目阶段

时间节点

执行明细

执行内容说明

筹备期

2025.3-2025.4

项目办成立

确定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启动会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内外部启动会形式

项目培训(物流、热线及审核)

 

项目系统建立

 

执行期

2025.5-2026.3

项目统筹及日常管理

 

项目月报

管理人员项目月度总结

总库及药房月度盘点

物流、热线及审核人员自查

项目沟通会

根据实际情况以月度或季度为单位告知援助方项目进展

项目总结

2026.4

项目实施总结

 

项目支出明细汇总

 

       5、援助条件

       (一)医学条件:

       1、经项目医生判定可持续使用培唑帕尼片药品并获益的患者;年龄≥18岁。

       2、患者自行使用2盒培唑帕尼片获得明确疗效,经项目医生诊断仍需培唑帕尼片继续治疗。

       (二)基础条件:

       1、为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的患者;

       2、符合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困难患者

       ()退出或终止条件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患者求助申请资格将被立即终止,且无法继续申请。

       1)使用培唑帕尼片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2)患者未按照项目规范要求或拒绝进行医学评估及随访。

       3)受助患者死亡(包括自然死亡与宣告死亡)或者因刑事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及收监服刑。

       4)患者以盈利为目的,将救助药品非法倒卖、销售他人、有偿转让、或者无偿赠与、与他人交换。

       5)患者伪造、篡改、捏造申请资料或者隐瞒申报,提供不实虚假资料。

       6)由于不可抗力、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援助药品短缺。

       7)患者自愿放弃救助资格。或法定监护人、亲属要求停止使用项目援助药品。

       8)患者不能配合抽查或抽查结果不合格。

       9)患者本人、其直系亲属(包括法定监护人)以及其授意的利害关系人严重干扰项目相关人员正常工作秩序,或为了得到项目救助,向项目相关人员行贿。

       10)项目自然终止、因不可抗力、援助企业经营条件恶化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项目终止,或项目未终止但援助药品发放完毕。

       11)进入新药临床试验或其他援助项目的患者:

       12)已过本项目申请截止时间,或者未到申请截止时间但救助药品已经发放完毕。

       若患者使用援助药品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根据企业药物警戒部门要求或协议约定上报流程予以配合上报。